“這種處理方式我接受,感謝你們的調解,困擾這么久的山林土地糾紛終于圓滿解決。”村民王某某在調解現場激動地說。
近日,永泰縣長慶司法所聯合長慶鎮政府、片區派出所成功調解了一起歷時多年的山林土地糾紛案件,讓劍拔弩張的兩家鄰居冰釋前嫌、握手言和,再續鄰里情。
緣起·林地引糾紛
梅樓村王某某與朱某某因一塊山地的權屬問題產生矛盾糾紛。自2018年6月經梅樓村委會登記并為王某某頒發了土地使用權證開始,雙方就土地權屬及樹木賠償問題爭執不休,相關部門曾多次組織雙方調解無果。
2024年7月,兩家矛盾激化,產生了嚴重的肢體沖突,造成朱某某受傷。
確權·聯動齊發力
為避免雙方矛盾繼續升級惡化,長慶司法所主動介入,聯合多部門安撫穩控雙方情緒,通過調取原始檔案材料、走訪村民、查閱村委會土地臺賬等方式,確定該山林土地權屬。經過多方共同努力,最終證實了該地塊確系王某某所有。隨后,組織鎮國土資源所、村書記以及村民進行現場勘察測量,確定涉案土地的四至范圍,明確了王某某持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標注的土地,案件事實基本調查清楚。
今年10月,長慶司法所再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。因雙方仍舊各執一詞,調解再度陷入僵局。
解紛·情理法并舉
面對復雜的矛盾糾紛,為防止矛盾繼續激化,調解員從維系兩家關系的角度出發,通過擺事實、講道理,引導雙方換位思考,同時,結合近年來鄰里間發生的山林糾紛進行以案釋法,向雙方宣講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,運用情、理、法及本地的風俗習慣,進行說服教育。經過多番溝通,當事雙方矛盾漸消,接受調解意見。至此,一起積壓多年的山林土地糾紛得以圓滿解決。
林地糾紛無小事,一草一木皆關情,與老百姓利益息息相關。此次調解不僅有效化解了雙方當事人的矛盾糾紛,還消弭了兩家鄰居多年的隔閡,化解了心結,再續鄰里親情。下一步,長慶司法所將繼續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 堅持情理法相結合的方式,扎根基層,貼近群眾,主動排查化解轄區矛盾糾紛,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、在基層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